不要只看到孩子生氣😡, 要看見內在原因❤️❤️❤️

https://www.leaderkid.com.tw/2021/06/17/106240/ 沒有人喜歡生氣,當然包括孩子,因為生氣時感覺真的不太舒服。也沒有人喜歡看到孩子生氣,因為憤怒是會渲染的,當看到對方生氣,大腦也會不自主地升起憤怒的情緒。這也是為什麼,大人看見孩子生氣時,自己也容易有情緒,而忽略了孩子生氣的內在原因。 然而,生氣的小孩,看見大人是生氣地回應,結果可想而知,只會有更多負面情緒,覺得大人不了解他,最後只會讓孩子的負向情緒維持更久。...

read more

关于规矩

俗话说: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但是大家谈到规矩的时候,大多的印象都是强硬死板或者束缚。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,正因为大家都守着,我们的生活才会井然有序。 在蒙特梭利的教室里,孩子们享有很大的自由,孩子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教具来工作;可以重复做一种教具;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;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行走等等。。。但这种自由不是没有限制的。 在蒙特梭利的教学规矩里,孩子的活动有一套完整的规则,在保障每个孩子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,也要求孩子自律。我们称之为:规则意识下的自由。...

read more

教育的三种境界

出处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ra-wu-fTtkygE08uA4LUg 从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或可类比出三种教育的境界。 《鶡冠子·卷下·世贤第十六》记载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。 故事大体意思是这样的: 魏文王问扁鹊: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厉害? 扁鹊说:我大哥医术最厉害,我二哥医术次之,我的医术最差。 魏文王问道:你为什么这么说?...

read more

犹太教养法的3把金钥匙:生存力 意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mqhyHJi_Q1B5Nqbl-7lgg 真正成功的亲子之爱,是让孩子尽早成为独立的个体,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。犹太父母认为,如果做父母这份工作可以用绩效来评量,一手包办的一百分父母不见得是成功标准。换个思考,撤退得当、放手不放任的80分父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果。他们鼓励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朝着或许平凡却不平庸的理想人生前行,尽管一开始飞得慢,却能续航到终点。 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理念和方法,归纳总结出三个内涵,也就是「犹太妈妈给孩子的3把金钥匙」,与天下父母分享。...

read more

⭐️什么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⭐️是否等于孩子会思考? 参考什么是思考的7大误区?

这7点误区点点都戳到家长的穴位,有阵痛有反思,哲学思辨,学会真正的思考. 这篇文章大人孩子都很收益!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ec0sAH8CiPq0lBfZHy2UjQ 会思考就是“想象力丰富”吗?会思考就是“想太多”吗?“想太多”就会带来忧虑?想得快就是会思考吗?思考会影响决断力吗? …… 这篇文章来自童书妈妈儿童哲学营的主教老师褚士莹(Shiro)老师,他在结营仪式上,分享了他观察到的家长们关于思考的7大误区。...

read more
☘️教养系列2: ⭐️他山之石,学习如何教育及养成品德⭐️

☘️教养系列2: ⭐️他山之石,学习如何教育及养成品德⭐️

倪桑:「不要拿自己淺薄的經驗,複製在孩子身上;要幫孩子找定位,而不是硬套一個給他。」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长:倪重華 從音樂到足球,倪重華不刻意期待孩子必得成為音樂人或職業球員,他著眼的點是整個產業機會。先凝聚一個有品味的家庭,承認自己的不足,跟著孩子一起過生活。這位一路走來總與青少年站在同一陣線的教父父親,要當孩子最酷的伯樂。 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7517 2019...

read more
教养态度

教养态度

🍀 分享 🍀 出錯的機會少了 成功的機會也少了 —— 刘墉 ⭐️朋友說我很會教育子女,其實孩子進入大學之後,我很少教他們,只有碰到冷僻的中文時,因為他們都是美國長大,我會主動做一番講解。 ⭐️孩子有的潛能和創意,上一代不一定知道。那些潛力可能正在醞釀,時間到了就會發光。問題是上一代常把老觀念強加在孩子頭上。就算不錯,卻可能把孩子原先醞釀的創意打亂。舉個例子,孩子拿到作文題目《我的媽媽》,有些媽媽可能不問孩子的想法,就教孩子怎麼寫。結果不但扼殺了孩子的創意,而且失去瞭解孩子的機會。...

read more

新生入园,家长关心的问题

⭐️家长的困惑⭐️ ☘️1 家长问:孩子回家喊“饿”,老师或不会没喂饱? 幼师答:幼儿园都是按照作息时间表进餐的,饭量都是充足的,孩子说没吃饱可能因为:新环境里,紧张造成的食欲差;孩子一天活动能量消耗大容易饿等原因。孩子在幼儿园待久了养成正常饮食习惯就没问题了,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孩子加点餐。 ☘️2 家长问:孩子,一上你们幼儿园就生病?...

read more
❤️【告別幸佳慧】用愛說再見❤️

❤️【告別幸佳慧】用愛說再見❤️

2010年,第一次读幸佳慧的作品是☘️《親愛的》,哭得我稀里哗啦! 这是講一個孩子面對親人死亡的歷程,一反孩子是被安慰的對象,書裡的孩子反過來撫慰大人,劇情以推理懸疑的方式,讓閱讀故事的孩子能一步步了解死亡。读得特别让人心酸!「所有的答案都有答案了,由孩子自己找出來,說故事人的只是幫忙引導。」 亲爱的: 我知道你心痛,因为我就住在你心底,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你。因为这样,你心痛会让住在那里的我心痛,这样我不能为你唱歌,不能为你飞翔。你应该好好吃碗豆为你准备的饭,否则我不但心痛,还会生气,就不想住在你心底了。...

read more
用iPad上課太容易分心!澳洲學校決定找回紙本教科書

用iPad上課太容易分心!澳洲學校決定找回紙本教科書

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68818 隨著數位化的發展、教材和課程的與時俱進,現今校園的上課方式,早已和許多家長當年在求學的狀況有許多的不同──不僅學生大多配備一台iPad幫助學習,教學內容的多元和轉變,也愈來愈重視互動的效益和結果。 然而,在全世界愈來愈走向數位化趨勢的時期,澳洲(Australia)雪梨的學校卻決定開始踩煞車,它們宣布電子書的時代已成過去、收回所有iPad教材,因為專家發現,使用iPad學習不僅容易分心,孩子們也很難集中注意力,聚焦於該學習的重點。...

read more

☘️学习如何观察?☘️

☘️在我學習自然觀察的過程中,我深切感受到自然觀察是一種「習慣」, ☘️而不是一件特地去完成的事,每當我親身帶領大家做自然觀察時,才發現要養成自然觀察的習慣,好難! ☘️因為每個人看到一種特別的生物時,第一個問題多半是問:「這是什麼?」大家都希望知道牠(它)的名字,但幾乎沒有人仔細地觀察和欣賞牠(它)的模樣。 ☘️我曾做過一個實驗,在帶自然解說活動時,不斷回答大家詢問的生物名稱,等到活動結束前,我詢問所有學員剛剛見到哪些物種,大家左思右想,想出來的物種名稱往往不到三分之一,而且擠出來的名字還有一半是常見的物種。...

read more

Why ground rules are important? Empathize of the core value

绿野和绿茵蒙特梭利幼儿园校规背后的意义。 幼儿园里孩子还小,但需要共同维护整个学校的次序。 于是我们需要小朋友配合,耳提面命随时重复地告诉他们咱们学校的约法三章: -小声地说话, -室内慢慢地走路 -归位原位。 在公共场所内小声地说话,这是一种尊重自己,也尊重他人的举动,因为一个人的声音,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大环境的和谐。 在教室内慢慢地走路,因为家具、教具凌凌角角居多,不希望彼此走动之间有所碰撞,安全第一!所以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慢慢地在教室走路。一旦到校园去玩溜滑梯或其他运动器材,就可以任意地跑步了。...

read more
Share This